首页 >> 滇缅冬青

甘肃省休闲农业正在向新型产业形态迈进1半边莲属

时间:2022/06/28 11:06:52 编辑:

甘肃省休闲农业正在向新型产业形态迈进

每逢假日,兰州市西固区河口古镇枣园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该镇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动、市场运作、民众参与的现代文化旅游产业模式,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吸引游客枣园赏景、游览古镇,增加群众收入。本报记者盛学卿

本期焦点

我省休闲农业:向新型产业形态迈进

我省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差异较大、文化遗存丰富,因而休闲农业资源类型多,分布广,特色明显。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城乡接合部及大型景区周边的农家乐、浓郁的民族风情活动、乡土手工艺品及文化艺术品、民俗风情比赛和民间节庆节会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休闲农业在我省正逐步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民生产业,成为壮大经济和扩大内需的朝阳产业。

政府引出积极性

9月初的一天,来到永靖县太极镇大川村,只见这里的百亩枣园果繁叶茂、千亩鱼塘碧水荡漾,黄河沿岸的绿色田园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永靖县依托太极岛百亩枣园和刘家峡、盐锅峡水库千亩鱼塘以及黄河沿岸绿色田园,引导农民搞农家乐旅游服务,形成了枣园休闲型垂钓观赏型特色田园型等不同类型的农家乐。

坐落在大川村七社的水景园,是村民孔海江一家在2000年建成的一座农家乐。走进院子,北面是一幢白墙红瓦的三层楼房,一面绿色的金属围栏代替了南边的院墙,围栏里月季花、木槿花散发出阵阵花香,围栏外便是连片的鱼塘,丛丛芦苇摇荡不止。

孔海江坐在院子正中的葡萄架下介绍说:我们这里水资源丰富,最早大家都搞鱼塘养鱼,虽然比种庄稼好,但收益一直不高。从2000年开始,政府以反租倒包的形式,开发了村上的百年枣林,引导大家从事农家乐,又修了一条路,最终把游客都吸引来了。

如今,孔海江的水景园可一次性容纳50人左右用餐和住宿,一年的纯收入在5万元左右。

在离水景园不远的大川村五社,村民刘文俊家的唐秀鱼园才开业一年多。刘文俊家里以前一直在养鱼,没干过别的。后来看到周围的农家乐纷纷开张而且生意不错,他也在几亩鱼塘里种上了供人欣赏的荷花,办起了农家乐。

客人来了能在鱼塘边赏花、垂钓,还能喝茶吃大盘鱼。鱼塘里的花、莲蓬、莲子也能卖。刘文俊一边向我们介绍自家的服务项目,一边剥洗着一条足有6斤重的草鱼,准备招待刚才打电话预约的客人,现在客人越来越多了,收入好的时候,一天能挣1000多元呢。

早在2008年,省委、省政府促进农民增收的六大行动就提出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扶持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农家乐和观光休闲农业。2010年,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对积极开发我省农业和农村蕴藏的自然生态、生产生活、民族风情等休闲农业资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为全省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政策支持。近年来,全省各地政府以市场导向配置资源,鼓励工商企业、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和个人等投资开发休闲农业。

许多地方农民不但发展休闲农业富裕了,还带动了周边农户自发利用自家的房屋和场地、菜园、果园、鱼塘等资源创办农家乐等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农民发展休闲农业的愿望越来越迫切,积极性空前高涨。

四季营业的农家乐

2001年,当高学鹏在榆中县三角城乡詹家营村种下几百亩杏树的时候,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这么做的原因。这都是流转来的撂荒地,当是只是觉得地荒着可惜了,如果这里能成为一片果园该多好?高学鹏说。

十几年过去了,杏林长成了,当高学鹏在这片杏林里创建了榆中县农业示范园区以后,当初的动机才在他的脑海里清晰起来,他说,那原来是一种想远离喧闹、重归乡土的愿望,栽树只是一种体验。

随着人们健康、养生意识的增强,回归田园、回归乡村风尚的兴起,高学鹏把自己当初的想法变成了许多人的体验。

如今,在他经营的农业示范园区里,除了700多亩杏树以外,还有种满了各种水果和蔬菜的52座日光温室。每到节假日,从兰州市来这里进行采摘、观光、吃饭的游客络绎不绝,高峰期时每天要接待1500多人。

这种农业园区和一般的‘农家乐’不同,在冬天,吸引人们前来采摘的蔬菜水果可以反季节供应,吃农家饭的地方也可由露天搬到温室里。在几年的实践之余,高学鹏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有了自己的认识,市场就是人们的需求,有了需求就可以解决因气候原因造成的‘半年旺半年闲’的问题。

随着园区知名度的提高,经济收入一年比一年要好。尤其是在今年,大年初一就有人冒雪开着车来摘草莓了。他笑着说道。

高学鹏认为,随着交通运输日趋发达和私家车的广泛普及,扩大了城市居民的出行半径,自驾短途农事体验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人们新的休闲方式。他说:休闲农业就是一种短期旅游,当城市居民有车、有钱、有一定时间的时候,城市周边的各种休闲农业将自然纳入人们的计划。

不可否认,高学鹏的农业示范园便是休闲农业中的高级产品,而其投入的资金却是普通农家乐无法相比的。自然,这种变形后的农家乐更具有市场竞争能力。

除了上面提到的休闲农业示范园和农家乐以外,近年来,我省农牧部门还进行了休闲农庄、大型农事景观、农业文化遗产等一批休闲农业的开发和发掘工作。到去年年底,全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含农家乐、农业示范园区、休闲农庄、专业村、民俗村等)达到7783家,总资产480多亿元,从业人员7.8万人,其中农民就业7.4万人。

特色风情显优势

从去年开始,我省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农业生产背景等条件,将全省休闲农业发展总体布局分为5大区域,分别是,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黄土高原农耕文化区,民族风情体验区,山地生态绿色度假区,黄河风情休闲区。

眼下,突出自然生态、挖掘文化内涵成为各地在发展休闲农业时的着力点。以黄土高原农耕文化区为例,庆阳、平凉、定西等市在近年来依托黄土风情、农耕文化、特色农业和特色餐饮,以华夏农耕文化博览园、黄土地农家乐、西峰窑洞农家乐、崇信龙泉寺农家乐集聚区、渭水情休闲娱乐中心等为重点,开发了大量的窑洞农家乐、乡土民俗体验、农耕文化体验等休闲农业项目,成为全省青山绿水之外的又一抹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2013年农业部发布全国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省皋兰什川古梨园、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双双入选。在今年6月,农业部发布了第二批20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省岷县当归种植系统成功入选。目前,在农业部公布的39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我省占有3个,为全省农耕文明、绿洲文明等发掘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如今,特色就是休闲农业的发展的旗帜,以前鲜为人知的民俗、节会都成了农民增收的途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乡村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活动有57种,其中生产活动12种,生活方式9种,民族习俗23种,民族节日13个。乡土特色手工艺品及文化艺术品151种;独特的乡村传统劳作方式34种;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比赛77种;各地的节会、庙会等共165项,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1000N全自动弹簧拉压试验机

300kN屏显式液压万能试验机

一次性口罩断裂伸长率试验机测试方法

ZCJBW-300Z/500Z微机控制冲击试验机

橡胶疲劳试验机

拉力万能测试机测试金刚石硬材料拉伸试验报告

相关资讯